炸醬麵
繼上篇我老媽的私傳酸辣湯後,今天再上道她的獨家炸醬麵。
之前提過我老爸是來自華北,所以從小饅頭餃子麵類等麵食對我一點也不陌生。老媽雖是道地的台灣姑娘,但包起包子餃子的速度絕不輸人。
炸醬麵是我們家從小吃到大的麵食,每到夏天,我老媽就會煮一鍋炸醬放在冰箱, 肚子餓了就煮碗麵,加些炸醬和黃瓜絲豆芽什麼的拌著吃,就算姑娘我正在減肥, 這個滋味好到我寧可放棄減肥也要給它吃上兩大碗,吃玩後整顆心都感到心滿意足,真的是好吃啊!
現在大街小巷的小吃店、餐館,到處都看得到炸醬麵的身影,但我還是最愛我老媽做的口味。記得有回在麵攤叫了碗炸醬麵,當麵端到面前時,我著實納悶了一會兒,心想這是炸醬麵嗎?怎麼有豆干?這就得”怪”我老媽,從小吃老媽的炸醬麵,炸醬裡只有蔥花、絞肉,完全沒豆干這玩意兒。吃著有豆干的炸醬麵,心裡嘀咕著想”還是我老媽的炸醬麵好吃”,完全是因受原生家庭的影響。
結婚後來美國,我老媽便把幾道”家傳”食譜交給我,當然我有做這道我念念不忘的炸醬,但我家老爺似乎不領情,他覺得不道地。(?????不道地?怎樣才道地?)原來他從小吃的炸醬麵的炸醬是有豆干。
實際上有無豆干完全看各家的食譜,大陸北方的炸醬多無豆干,而台灣早年物質不豐,肉算是奢侈品,所以就在炸醬裡加了豆干,減少絞肉的量,久而久之就成了理所當然,難怪老爺說不道地。
(還有我老媽的炸醬是有生蒜味的)
(生蒜好吃啊,可他不愛吃大蒜,尤其是生蒜,這可委屈我了,我愛吃生蒜ㄝ!)
雖然我真的很不喜歡(習慣)炸醬裡有豆干,但為了我家最大的顧主,我我還是配合他的口味,但也不能委屈我自己啊,所以就用我老媽的家傳食譜加加減減稍微修改一下,終於做出老爺喜歡而我也能接受的豆干炸醬麵。
這炸醬麵能讓我那嘴刁到不能再刁的老爺讚賞,我想應是好吃的不得了(真是老王賣瓜,自賣自誇)
重點是------我家兩隻正在發育的小豬特愛吃這款味道。
炸醬:
材料:
- 蔥 450g
- 絞肉 450g
- 大蒜 6瓣
- 豆干 3~4塊
調味料:
A:
- 甜麵醬 450g
- 酒 2 ½大匙
- 鹽 2小匙
- 味精 1小匙
- 醬油 10大匙
- 糖 5大匙
B: 醃肉
- 醬油 1 ½大匙
- 酒 3小匙
- 太白粉 3小匙
做法:
- 調味料(B)醃絞肉。
(若是新鮮絞肉則要多加6大匙的水) - 蔥切蔥花,豆干切丁,蒜磨成蒜泥。
- 將調味料(A)全部拌勻備用。
- 起油鍋,略炒絞肉至變色即盛出鍋備用。
- 利用炒鍋中的餘油炒香蔥花和蒜泥,加入調味料(A)攪勻燒滾。
- 加入炒好的絞肉和豆干丁,攪拌均勻,待醬汁燒滾即可熄火。
煮碗麵,加入適量的炸醬,再加上些許的黃瓜絲、紅蘿蔔絲和豆芽,就是一碗美味的炸醬麵。
*不喜歡豆干,可省去豆干,味道一樣好吃。
*若不怕大蒜味,可將大蒜切成蒜末,於熄火後再加入蒜末,稍微拌勻即可。
(我家老爺不吃生蒜,所以我以蒜泥代替蒜末,跟蔥花一起炒。兩者味道都不錯,只是放生蒜味到較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