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製油麵
對在台灣長大的人來說,油麵一定不陌生。從涼麵、炒麵、切仔麵到羹麵,幾乎都是以油麵為主。
身在台灣時,不覺油麵的可貴,直到來到這美國中部的老城市,老中不多台灣鄉親更是少,能有個兩三間中國超市就很感恩了,更別奢想能吃到多少來自台灣的美食。油麵,真的很難買到,有的話也是貴的要命。其實只要有麵粉、鹽和鹼水,我就可以變出油麵了。
其實未煮熟的油麵是叫鹼麵,它是加了鹼水的麵條,通常煮熟待涼後再拌點油才叫油麵。加了鹼水的麵團變得有些淡淡的黃色,市場賣的油麵是業者又加了些許黃色素使麵條變得更漂亮。我想既然自己做麵條就是要吃健康,所以我就沒加食用色素。
今天我就變出鹼麵做油麵,老爺直說像!!!
鹼麵材料:
水……………180克
鹽……………1小匙
鹼水…………半小匙 (鹼粉1水4的比例調成鹼水)
中筋麵粉……500克
做法:
1. 水加鹽、鹼水和麵粉,攪拌一下,再用手略揉成團。
(剛開始揉麵時,會出現下圖的樣子,不用擔心,繼續揉,就會成團)
(揉成團的麵團,是團看似很乾的麵團,這就對了!!!)
2. 分割成6份,然後用手掌稍壓扁。
3. 此時壓麵機出場了!!
用壓麵機粗壓刻度1反覆壓幾次。
(下圖是刻度1壓5次)
然後摺三摺,放置醒約30分鐘
4. 醒麵過後,再以刻度1反覆壓、對摺再壓,直到成為光滑方正的麵片
(約壓5~6次麵)
5. 最後再從刻度1壓一路壓到刻度4
6. 以切麵機切成細麵條。
其實這時應該叫鹼麵,煮好拌了油才叫油麵。
如果需要可以撒些手粉(我是用玉米粉)拌一拌(通常是不用)。確定不會黏結後,就趁還沒乾硬包裝起來,冷藏可放一兩週。
油麵的煮法:
a. 把鹼麵放入沸水中煮1~3分鐘,夾一根嚐嚐,覺得熟度合宜即可撈起。
b. 將麵條放入冰開水裡泡涼,撈起。
淋上適量之香油/或蔬菜油,一邊用筷子挑起拌勻。
c. 如果不立刻吃(油麵)就包好冷藏,可以保鮮數日。
記得約近30年前,我跟老爺超愛去師大夜市名叫”賀胖子”的麵攤吃炒麵,今晚老爺掌廚用我做的油麵來炒麵,好吃!!!